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74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4题)

1.

   世界历史在不断地对抗与合作中演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德、法、俄矛盾错综复杂。德国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积极拉拢奥匈帝国,而奥匈帝国正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也需要德国的支持。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请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材料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甚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选自《不可不读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走向联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3)列举二战中同盟国“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的历史事实。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格局……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4)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结盟与对抗的根本原因。

2.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 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 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1)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 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3)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3.

   历史上的大国都经历过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是对苏俄什么政策的评价?请说出这项政策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13年到1937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苏联工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的原因是什么?“新政”的“新”表现在哪里?

材料四  “冷战”后的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目前美国在微电子、原子、航天、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领先于世界各国,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苏联和美国的发展历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借鉴?

4.

   二战后西欧***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说明西欧国家联合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参》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5)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12题)

5.
下图为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这一天是
A.1945年8月5日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3日
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7.
这次会议结束后签订的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签订的公约是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辛丑条约》D.《北大西洋公约》
8.
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
A.恢复了银行信用B.弥补了农业损失
C.强化了对工业的调控D.提供了就业机会
9.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B.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
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D.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10.
下面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新政”使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
C.“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D.“新政”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11.
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
12.
“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说这番话的历史背景是
A.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B.美英盟军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
C.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3.
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4.
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A.进行民主改革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C.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D.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15.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16.
如图为二战中盟军登陆艇准备抢滩登陆的情景。该战役
A.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神话
B.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D.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