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0分)“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分)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 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 ”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6分)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分)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 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 ”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6分)
2.单选题- (共6题)
2.
***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3.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5.
2015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98周年,苏联解体24周年。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 )
A.文明史观 | B.整体史观 | C.唯物史观 | D.唯心史观 |
6.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 B.武力掠夺 | C.和平崛起 | D.民主强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