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八年级6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73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2分)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写三例3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2.选择题(共12题)

3.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5.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工厂停工闹革命”、“批斗知识分子”、“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发生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6.
某地一大宅院门上挂着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末
7.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箱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期间B.“一五计划”进行期间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在某次国庆大典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四架银白色喷气式歼击机飞过天安门上空,高兴的对外国友人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请判断这次国庆大典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53年
C.1957年D.1978年
9.
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实现“三通”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
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11.
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
A.美国B.中国
C.印度D.缅甸
12.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B.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3.
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家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主要表明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4.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压强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