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从中国的一个偏僻的山村走出,他沿着凹凸崎岖的坡途,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和国。他“一生力图进行两大创造:一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
——赵剑英《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
材料二***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萌芽的背景和表现是什么。
(2)***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形成在***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3)简要概括***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材料一他从中国的一个偏僻的山村走出,他沿着凹凸崎岖的坡途,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和国。他“一生力图进行两大创造:一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
——赵剑英《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
材料二***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萌芽的背景和表现是什么。
(2)***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形成在***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3)简要概括***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与上述论述有关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统一战线理论 |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3.
“***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
B.发动国民大革命 |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
4.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
5.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
6.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7.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
①主张社会革命 ②建立劳工社会 ③主张国共合作 ④发动国民革命
①主张社会革命 ②建立劳工社会 ③主张国共合作 ④发动国民革命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8.
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B.《敬告青年》 |
C.《庶民的胜利》 |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 )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B.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B.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10.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A.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 |
D.新中国成立后的《论十大关系》 |
11.
(题文)***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这样说是着眼于
A.发展资本主义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
B.发展资本主义可以使中国尽快地结束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
C.资本主义工业化可以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和替资本主义准备掘墓人 |
D.资本主义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12.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应该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的结论
A.中共“七大” |
B.中共“八大”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13.
有人说***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 |
B.***思想完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
C.***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D.***思想既对中国又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
14.
在延安时期,***提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一主张后来被概括为
A.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 |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C.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5.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
A.在农村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
C.发表《论十大关系》 |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