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小训练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7197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切严重的国难都是国家和民族的试金石。我们要知道一国人民的知识程度、组织能力、习尚与人生观,我们最好的法子就是看这民族如何处置一个严重的困难。
至于政府和军队,更用不着说,在国难之下,其强弱优劣都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了。九一八就是我们民族这样的一种试金石。

——《蒋廷黻文选》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7题)

2.
从左图到右图,表明了
A.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调整斗争对象
B.北伐战争后革命重心从南方转向北方
C.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长征实现战略转移直接导致以上变化
3.
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A.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制定了施政纲领、刑事法规、土地民事法规、婚姻法规、诉讼制度、调解制度和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势力
B.明确废除国民政府法制体系
C.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
6.
1939年,国民政府战时新闻局明令:表示全国团体时绝对禁用“国共合作”“组织国防政府”“阵线”等字眼,“抗日联军”“统一战线”“联合战线”等词语应统一替换为“团结抗战”。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防止虚假信息动摇民心B.削弱中共的政治影响
C.建立起高效的新闻体系D.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7.
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8.
***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己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段话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已形成
B.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战争
C.城市中心革命论己无市场
D.救国救民道路的新思想萌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