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71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21年7月(一大)
53
1934年
30万
1922年6月(二大)
195
1937年初
4万
1923年6月(三大)
432
1940年
80万
1925年1月(四大)
994
1945年4月(七大)
121万
1927年4月(五大)
5.7万
1947年12月
270万
1927年4月后
1万
1949年10月
448万
1928年6月(六大)
4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年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纪时,意大利和英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纪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扩大,逐渐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业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
——摘编自代轩宇《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贾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行会日趋没落
——摘编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监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至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自己组织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年,上海商务总会提出了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动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即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外华商参加这一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统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初设四旗,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标志,后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四旗,将原来旗帜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即满洲八旗......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八旗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努尔哈赤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清朝基本的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摘编自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材料二京城宣统时候旗人总数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约20万户,人口大约100万,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旗人群体”。这个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雍正就很严重了。有的人没饭吃了,发到东北开垦去了,路费给你,给你点安家银子,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领完银子再跑回来。所以,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政府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愈演愈烈。
——摘编自阎崇年《八旗制度的历史弊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军入关前八旗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入关后八旗制度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弊端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4.
材料:徐寿生活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国外帝国主义入侵的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他自幼便喜欢科学,反对迷信思想。他成长在一个热爱自然科学的家庭,从小喜欢钻研科技书籍,立志从事科研及科技创新工作。鸦片战争以后,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870年8月,徐寿任山东机器局总办,成功地生产出优质火药,通过该厂的建设和设备安装运行,培养了一批掌握近代火药机器和生产工艺的技术人才。徐寿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新的制度及方法,采用了新的教学设备,注重化学实验仅器的购置及课堂实验等。他采用幻对片、展品等较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考试及评分制度。徐寿父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硫酸厂,促进了化学工业、火药及采矿等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火药工业的近代化。同时。徐寿成功试制镪水棉花药,贡爆药等,写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大炸药专著《徐氏火药学》,填补了当时中国化学领城中的空白。

——摘鳊自冯霞《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的贡献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寿进行化学研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寿在我国化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3.单选题(共6题)

5.
《史记•货殖列传》中强调:“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这里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发展经济,农商并重
C.因势利导,适当放任
D.因地制宜发展商业
6.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复合陶范铸造鬼斧神工的青铜礼容器和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大量的青铜爵、鼎和箭头,意味着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
A.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
B.征服自然和扩大统治区域
C.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D.利用神权的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7.
(题文)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雇佣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
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
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8.
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材料说明
A.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C.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
D.自由职业群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9.
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表明清朝海禁政策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10.
1872年,李鸿章招办理海运多年官员的朱其昂办理轮船招商局。因招商集股困难,半年后进行改组,由买办商人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会同办理,使得招商局的招股情况迅速改观。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海防建设的重点转向扶持民用工业
B.资本主义企业在官员的诱导下创建
C.洋务企业完全由官办的格局被打破
D.军事工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得以转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