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A组(上海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7085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材料二: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T;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问题: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单选题(共8题)

2.
(题文)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3.
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4.
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B.二月革命C.里昂工人起义D.六月起义
5.
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白晋B.利玛窦C.南怀仁D.巴多明
6.
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A.开明君主制B.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
7.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
8.
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9.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独立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D.南北战争

3.选择题(共5题)

10.

下列单项式书写不正确的有(  )

①{#mathml#}312{#/mathml#}a2b; ②2x1y2; ③{#mathml#}-32{#/mathml#}x2; ④-1a2b.

11.“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12.2012年9月.针对日本“购买钓鱼岛"问题,全国60多个城市爆发了民众的爱国保钓游行示威行动,但游行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行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是(   )


1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