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70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9

1.综合题(共1题)

1.
在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漫长岁月里,有很多国家的人民和我们一样也在遭受着战争的折磨。特别是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深深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幅地图

材料二 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乌克兰危机结束了冷战后的交往时代,这种交往未能最终实现西方与俄罗斯的融合。局势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逆转,这场危机开启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也是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之间展开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敌对乃至对抗的时期。
——摘自2014年5月30日《参考消息·美俄对抗时代又回来了》
(1)材料一中图一两大军事集团建立的目的?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统治秩序(政治格局?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战争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两大组织”指的是哪两个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与二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相关?对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出现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发展的特点及其表现。
(5)综上所述,说说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2.选择题(共10题)

2.
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运动中出现的标语口号内容,与之有因果联系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3.
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工业指标
1770年
1800年
1861年
英国的煤产量
600万吨
1200万吨
5700万吨
英国的铁产量
5万吨
13万吨
380万吨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
D.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4.
下面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路线图,它们开通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C.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5.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
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A.获得美国援助B.对外侵略扩张
C.强化中央集权D.重视发展教育
6.
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翻译了多部西方名著,其中《天演论》一书特别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一观点源于19世纪英国的博物学家( )
A.牛顿B.伏尔泰
C.达尔文D.爱因斯坦
7.
1933年为了尽快摆脱世纪“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  )
A.颁布“产业复兴法”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推动社会福利政策
8.
下图反映了20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②是是因为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B.③是高新技术成果运用的结果
C.④是石油危机的影响
D.⑤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结果
9.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
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
10.
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朝鲜战争的爆发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D.形成经济共同体
11.填空。

指南针属于{#blank#}1{#/blank#}现象,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属于{#blank#}2{#/blank#}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