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张之洞 | D.袁世凯 |
2.
史学界认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而言,是部分领土和主权的丧失;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这是一种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的严重不对等。据此解读,《马关条约》中日本取得“超国民待遇”最典型的表现是( )
A.与清政府协商关税 |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C.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3.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4.
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
A.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5.
“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这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政策或措施能够充分满足这一愿望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 B.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2.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