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2分)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2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2分)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2分)
2.
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2分)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哪次会议?(2分)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3)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写出两个)(2分)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2分)列举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所取得的成就。(2分)
(感悟篇)
(5)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分)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2分)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哪次会议?(2分)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人物 | 称号 |
| 铁人 |
邓稼先 | |
| 党的好干部 |
(3)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写出两个)(2分)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2分)列举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所取得的成就。(2分)
(感悟篇)
(5)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分)
2.选择题- (共13题)
5.
在央视影视频道“电影主题曲”展播节目中播放了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与该电影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 |
B.抗美援朝战争是以朱德总司令为指挥 |
C.电影反映内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D.中朝人民军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
6.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②大跃进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①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②大跃进一日千里,总路线光芒万丈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②①③ | D.①③② |
7.
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以下哪些歌曲反映的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
①《国民革命歌》 ②《黄河大合唱》 ③《志愿军进行曲》 ④《翻身农奴把歌唱》 ⑤《春天的故事》
①《国民革命歌》 ②《黄河大合唱》 ③《志愿军进行曲》 ④《翻身农奴把歌唱》 ⑤《春天的故事》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 |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 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9.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从1953年起 ________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11.
下面所列的各种社会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特征( )
A.保家卫国增产节约公私合营 |
B.多快好省一大二公公共食堂 |
C.大字报造反有理 “走资派” |
D.国企改革乡镇企业加入世贸 |
12.
从20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20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1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 D.抗美援朝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