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泗阳实验初中初二下第一次段测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8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15

1.综合题(共4题)

1.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多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图1和图2各反映什么事件?
(2)阅读图2,说一说这件事有何意义?
(3) 图3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4)看了以上三幅图片你有何感想?
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这首战歌反映了当时抗美援朝目的是什么?
(2)下图中的人物是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还指挥了哪一场重要战役?

(3)这场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
(4)这场战争胜利有何意义?
3.
材料一 “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为北京,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内容,你能说出这次会议名称吗?这次会议召开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内容,你知道是建国后我国召开的哪一次会议,该次会议确定了我国最高机关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通过了哪部法律文件?
4.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一例说明。
(3)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建设中出现哪些失误(举一例说明)?
(4)以上材料对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有何启示?

2.选择题(共7题)

5.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
6.
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废除了二千多年土地私有制
B.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C.巩固了国家政权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7.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画片展。以下图片可作为展品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下列人物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B.C.D.
9.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方向标,下列社论中在1953年—1956期间发表的(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开始进行 “新长征”
10.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中苏关系恶化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共八大
11.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恰当的是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C.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