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分别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事件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中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在台湾问题上,你认为美国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三项项外交成就。
(4)请指出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说一说新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分别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事件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中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在台湾问题上,你认为美国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三项项外交成就。
(4)请指出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说一说新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通过什么方式完成改变的?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的体制有什么不同?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通过什么方式完成改变的?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的体制有什么不同?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是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材料一:1956年-1976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的不清,一再发生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请指出在广东划出的特区是并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中国特色”一词的出处,来自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颇为难答的问题:在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的回答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并套用在各种句式之下,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确立的指导思想分别是
(4)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重大,对他的称誉是什么?
材料一:1956年-1976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的不清,一再发生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请指出在广东划出的特区是并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中国特色”一词的出处,来自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颇为难答的问题:在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的回答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并套用在各种句式之下,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确立的指导思想分别是
(4)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重大,对他的称誉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2题)
4.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5.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有本族自己解决
①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有本族自己解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政治生态的再现。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的宏伟目标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B.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5.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A.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17.
(题文)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8.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19.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 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A.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 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八大公报 |
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
C.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
D.中共十三大报告 |
21.
***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
22.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D.苏联解体 |
23.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24.
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
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