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必修二高一下学期历史第1O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时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677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期血腥政策之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2.
中国丝织业最先走入近代化的是缫丝业。1873年,广东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材料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陈启沅因生计远涉安南(越南),在堤岸经营丝绸庄,兼及他业后成巨富。其间因拓展商务,迹遍南洋各埠,得见西法机械缫丝情况,遂萌发办厂念头。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因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严重破坏,生丝产量锐减。同时,西欧主要生丝产地被一种慢性蚕病所折磨,生丝的生产几乎瘫痪。欧美丝织业者提出愿出较高的价格来购买用机器生产的“厂丝”。这种局面更激起陈启沅回国办厂、振兴民族丝业的强烈愿望。
材料三陈启沅在家乡创办机器缫丝,使县内缫丝业实现机器生产,“一船丝运出,一船白银归”,极大地刺激了蚕桑业和缫丝、丝织业的发展。至1920年,全县年产鲜茧万多吨,1922年,全县生丝产量约占全省二成,1924年,仅西樵、民乐两地的丝织机,便约占全省四分之三,年产纱绸100多万匹。
材料四继昌隆投产一年获利丰厚,女工们手中有了积蓄,有人萌发了自由恋爱的想法,也有人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陈启沅带头废除不良习俗——“鸡米酒”俗,乡里相继仿效,一改此常令贫穷人家深感头痛的陋习。
材料五1881年,南海蚕茧歉收,丝织业因缺土丝而停产,丝织工人在丝织行会的调唆下,将不幸归罪于机器缫丝厂,于是捣毁机器缫丝厂。面对骚乱,南海县知县颁布了《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并且派兵查封全部机械缫丝厂。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五,分析继昌隆缫丝厂衰亡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3.
福州船政局的中国工匠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战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军。以上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中国海军实力远超日本
B.洋务运动培养了技术人才
C.中国海军将士英勇善战
D.自造战舰性能优于外购战舰
4.
据时人(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时人”所说的“吾村”最早出现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京津地区
5.
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
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
6.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D.大生纱厂
7.
下图是“光绪十七年”(189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开平矿务局股份票”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较早发行的股票
B.表明天津大量企业上市
C.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表现之一
D.缓解了民用工业财力不足困难
8.
19世纪中叶,曾国藩、李鸿章等以百战之功获取封爵;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工商业者凭借一定资财即可获爵。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B.“实业救国”成为国人共同追求
C.清政府改革科举取士制度
D.清政府政治体制发生变化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道:“设立厂房,置机两座……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条,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主要反映了
A.轮轴的开始使用
B.工厂制度在中国的出现
C.机器设备在中国的广泛使用
D.蒸汽机在中国的运用
10.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那一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 创办天津机器局 B. 成立三支海军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创设京师同文馆

3.选择题(共3题)

11.从1~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出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blank#}1{#/blank#},最小的数是{#blank#}2{#/blank#}。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