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7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9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 下边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1)结合材料一,给这幅油画命名。你如何理解这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据材料二回答,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四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3)材料三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4)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6)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
材料一 拒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计划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
(1)材料一中,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3)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的发展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3.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革命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年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D.1921——1949年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邓世昌B.佟麟阁C.邱少云D.黄继光
7.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团结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占领南京
C.新中国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
9.
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 (下图)见证了新中国哪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
A.土地改革运动
B.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0.
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1.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过()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3.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大D.政治协商会议
14.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
15.
促使新中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对哪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A.农业B.手工业C.制造业D.资本主义工商业
17.
在三大改造中,实现了和平过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D.赎买政策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刘少奇含冤致死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二月逆流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20.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D.民族自治国家
21.
(题文)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
D.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22.
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大跃进”运动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计算

10÷{#blank#}1{#/blank#}=2 {#blank#}2{#/blank#}÷6=4 30÷{#blank#}3{#/blank#}=5

{#blank#}4{#/blank#}÷3=3 {#blank#}5{#/blank#}÷2=6 {#blank#}6{#/blank#}×4=1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