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慢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
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无穷。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材料四
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书本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三、四,谈谈短暂春天出现的有利因素?其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慢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
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无穷。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材料四
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书本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三、四,谈谈短暂春天出现的有利因素?其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6题)
2.
清末状元张謇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4.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
B.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直接原因是( )
A. 亚非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落后 B. 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力 D. 亚非拉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 亚非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落后 B. 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C. 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征服力 D. 亚非拉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A.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B.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偶然的 |
C.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
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