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6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什么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此材料制定后,在中国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3)材料三哪一年、哪次会议的具体内容?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新时期?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如下表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个体经济

71.8%

7.1%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中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并指出实现该变化的途径和影响。
(3)结合材料三指出“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从中得到怎样的教训?

2.选择题(共25题)

4.
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五四运动
5.
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
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解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7.
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暑假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A.52岁的李伯伯
B.83岁的张大爷
C.35岁的方叔叔
D.46岁的杨阿姨
8.
看下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和“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
B.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9.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 )
①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②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
③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让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完成
12.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3.
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中共“十八大”的召开B.进行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共“八大”的召开
14.
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正确认识中国国情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5.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16.
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1958年,在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政社是合一;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这表明***推行人民公社
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刮“共产”风
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1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9.
莫言小说《蛙》描写道:“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得到极大提高
C.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国际主义
B. 无私奉献
C. 救亡图存
D. 居安思危
21.
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哪项措施,使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大跃进”运动
2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1949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3.
1953 —1956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A.生产合作社B.赎买C.集体化D.大包干
24.

材料:9月3日,习近平在大阅兵前的讲话中宣布裁军30万人,这一决定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军情。通过裁减军队员额,进一步调整优化规模结构,把我军建设的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次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 做了减法的同时又增加了高级别兵种,三军特种作战、电子信息化对抗、网络攻防、空天力量等高技术兵种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本次裁军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25.

材料:9月3日,习近平在大阅兵前的讲话中宣布裁军30万人,这一决定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军情。通过裁减军队员额,进一步调整优化规模结构,把我军建设的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次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 做了减法的同时又增加了高级别兵种,三军特种作战、电子信息化对抗、网络攻防、空天力量等高技术兵种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本次裁军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26.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27.
明明在家里发现了一张旧报纸(下图),但出版日期已经看不清楚了,根据标题,明明估计这张报纸的出版时间应该是在    (    )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28.
1978年11月,邓小平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