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提出了什么原则?其有什么重要的国际意义?
(2)图2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3)图3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彼时握手双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4)图4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5)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提出了什么原则?其有什么重要的国际意义?
(2)图2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3)图3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彼时握手双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4)图4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5)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2.选择题- (共20题)
3.
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4.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相符的( )
A.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 | B.生于1958年,取名援朝 |
C.生于1945年,取名红兵 | D.生于1834年,取名跃进 |
5.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来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 B.第一届中国人民正者协商会议的召开 |
C.新中国的成立 |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6.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参加农业合作社 |
C.成立人民公社 |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下图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
B.“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
D.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
11.
《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
13.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大跃进”时期 | B.人民公社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6.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17.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导致这一结局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C.第三世界的支持 |
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 |
19.
小兵同学准备制作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网页,收集了下列材料,其中不能入选网页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B.中美建交 |
C.周恩来率团出席亚非会议 |
D.四川省委书记率团到台湾开展“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 |
20.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 B.香港、澳门回归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中美建交 |
21.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然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
A.准备世界核战争的到来 |
B.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
C.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核进攻 |
D.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