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64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7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60周年华诞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展示了中国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了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1)追溯历史,请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6年:   
②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④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950年~1953年): 
(2)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多少周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为祖国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
2.
材料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某中学同学自编了这样一段快板:“说改革,道改革。一个会议扭乾坤,一个窗口望世界。一些农民搞创举,一个老人来画圈,城市农村变了样。”
(1)“一个会议”指什么会议?
(2)“一个窗口”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的城市?(至少写3个)
(3)“一些农民搞创举”这个“创举”指的是什么?
(4)“一个老人来画圈”,这位“老人”是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老人。

2.选择题(共16题)

3.
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4.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5.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要意义是( )
A.掀起了土地改革的新高潮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胜利成果
C.开创了党派之间平等协商的新形式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6.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7.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8.如图是我校某班同学随机抽取的我国100座城市2017年某天当地pm2.5值的情况的条形统计图,那么本次调查中,PM2.5值的中位数为{#blank#}1{#/blank#}微克/立方米.

9.如图是我校某班同学随机抽取的我国100座城市2017年某天当地pm2.5值的情况的条形统计图,那么本次调查中,PM2.5值的中位数为{#blank#}1{#/blank#}微克/立方米.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 )
A.1970年10月B.1971年10月
C.1972年10月D.1973年10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也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民主改革B.土地改革C.改革开放D.民族区域自治
14.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D.“求同存异”
15.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孙中山B.***C.邓小平D.江泽民
16.
1964年10月,我国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试验爆炸成功的是( )
A.导弹B.氢弹C.原子弹D.中子弹
17.
如今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领域
B.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等
C.以因特网为主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
D.网络生活有百益而无一害
18.
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