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桥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6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国,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提出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措施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三 如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选择题(共21题)

4.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
纽约《世界日报》曾为《***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发广告,评价***的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词反映的重大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雷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7.
在进行“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研究性学习时,你认为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开国大典》《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9.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A.五四运动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0.
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1.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2.
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制定《共同纲领》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制定宪法D.确定国旗、国歌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5.
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其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
16.
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
A.人民公社B.农业合作化C.合理调整工商业D.赎买政策
18.
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 )形成的。
A.解放战争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9.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土地改革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20.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AB.BC.CD.D
21.
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22.

关于浮力说法错误的是(  )

23.

关于浮力说法错误的是(  )

24.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