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北廊坊第十中学八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5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4/9

1.综合题(共4题)

1.
历史影片是历史的加工和再现,它不仅让我们看到历史人物的风采,而且能够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以下六幅图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开展探究活动是,搜集到的电影宣传画,请你也参加探究活动。

(1)以上六幅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的是      ;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填序号)
(2)请仿照例句,对上述图片用一句话进行评价。
例句:图一: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3)以上图片也反映了国共两党的关系:其中属于国共两党分裂时期的有     
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民网、新浪网等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二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图二三军会师雕塑、图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2)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分)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2分)
(4)图三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有何历史意义?(2分)
3.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
国共两党言论

(1)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
历史与现实(5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4月,日本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2分)
(2)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2分)

2.选择题(共23题)

5.
北伐的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段祺瑞
6.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发生在
A.北京B.上海C.武昌D.南京
7.
八年级(1)班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据此,你可以判断,八年级(1)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洪流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8.
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研究蒋介石已日记长达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国内各阶级的利益B.农民阶级的利益
C.工人阶级的利益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
暑假期间,八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南昌 ②泸定桥 ③遵义 ④吴起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是指  
A.太平天国北伐
B.秋收起义后,***率军向农村进军
C.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胜利进军
D.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11.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誓死力争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12.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孙中山
13.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
1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D.上党地区
16.
辽沈战役中,封闭国民党军进出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的关键一战的地点(  )
A.长春B.沈阳
C.山海关D.锦州
17.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
解放战争时期,当***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战役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D.孟良崮战役
19.
某学校计划赴陕西开展“寻访抗日足迹”的活动,逆向他们推荐的参观地方不应包括
A.西安事变旧址B.中共七大会址
C.平型关大捷旧址D.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
20.
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展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
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21.
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
22.
学校举办“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邀请一位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来学校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的出生年代,帮助确定这一主讲人员
A.刘老师——1848年出生
B.王老师——1946年出生
C.赵老师——1950年出生
D.李老师——1928年出生
23.
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D.新中国成立
24.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处,写着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同胞的人数,这个数字是
A.150000B.200000C.250000D.300000
25.
乔乔的爷爷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天出生的,他的生日应是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26.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
27.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打回东北去
C.逼蒋抗日
D.投靠红军

3.填空题(共1题)

28.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
重大事件回眸(5分)
抗日战争重大历史事件一览表
时间
事件
影响

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开始
1936年12月12日
 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③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7年12月~1938年1月
 ④
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938年春
  ⑤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年8~12月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请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