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9题)
1.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
C.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 | D.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
2.
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该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


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
D.民族资本少于官僚资本 |
3.
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名家店铺,他非常困惑……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
B.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
5.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先天不足,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缺少先进技术与管理人才 |
B.后天畸形,轻工业为主,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内地少 |
C.商品经济发展充分,并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机器和技术 |
D.具有双重性,对外侵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 |
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以上特点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资本家由官僚地主投资而来,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C.外国资本主义拥有大量资本,技术高超 |
D.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与顽固 |
7.
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因素
A.西方列强的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
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
C.受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鼓励和重视 |
D.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
8.
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小、市场小 |
C.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衡 |
D.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
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最根本的影响是
A.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B.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为中共准备了阶级基础 |
C.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10.
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地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 |
B.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主体 |
C.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外国资本绝对优势 |
D.民族资本独立发展,步履艰难 |
11.
民族资产阶级为救国救民长期探索努力但终归失败,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不注意发动群众来参加政治运动 |
B.资产阶级缺乏反帝的勇气和决心 |
C.资产阶级没有与无产阶级并肩作战 |
D.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
12.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C.官僚资本的垄断 |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
17.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奖励发展实业 |
B.自强不息的实业救国精神 |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
D.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18.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D.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