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64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0

1.综合题(共4题)

1.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烦恼。请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0年后世界能源中煤炭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写两个)?
(材料二)

注:1900年,美国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
(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1914~1918年,6300万人被动员入伍,800万人死亡,2200万人严重受伤或残废,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平民也死于战争。……前工业化国家不可能为这么多的人提供饮食、衣物、装备,并将其运输至杀戮场。……不仅士兵的数量较之前更大,而且每名士兵拥有的火力远远超出了他的祖先所能想象到的范围:1914年的1名机枪手或炮手所造成的死亡,比100年前的整整一个团还要多。
——(美)马克斯·布特《战争改变历史》
(材料四) 有学者表明: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3) 材料三反映出科技对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材料四反映出战争对科技又有何影响?
(材料五)(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4)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2.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领导我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写两个)?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2)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领导人又采用什么建设模式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3)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4)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3.
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则材料关于“世界历史”的开端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
(材料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3)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4)材料五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
一个***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表示:“谈论俄美国关系激化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已经转入了另一种现实,……鉴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所以将不再有俄美‘二人转’游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美‘二人转’游戏”在冷战时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材料四)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促进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实现民族复兴,力争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的”世界中真正的一极?

2.选择题(共14题)

5.
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英国人在中国、苏联和美国分别看到的景象是(   )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却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在进行北伐战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美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6.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以上言论出自于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
A.梭伦B.伯里克利C.汉谟拉比D.凯撒
7.
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A. 《汉谟拉比法典》 B. 《论法的精神》 C. 《宅地法》    D. 《拿破仑法典》
8.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材料中的“他”应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9.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  )
A.理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D.自由主义思想
10.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
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12.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应用
13.
《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是
A.兴办公共工程B.调整农业C.恢复工业D.进行社会救济
14.
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共体,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又退出欧盟,这一变化反映出
A.欧洲一体化开始就是个错误B.这是美国拆散欧盟的一个阴谋
C.英国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D.英国想重新恢复日不落帝国的光荣
15.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下列措施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实行“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D.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16.
请仔细观察下图,图④处发生的大事应该是
A.德国突袭苏联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17.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18.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B.美国经济滞胀
C.中国的崛起D.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