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陵城区四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5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2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5

1.综合题(共3题)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写入了党章,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历史智慧的结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道路探索)

材料一:***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选集》(第二版)

(1)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走“相反的道路”开始于哪一事件?
(依法治国)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建国后的哪一事件“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深化改革)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3)江苏GDP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确立与不断完善哪一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不忘初心)

材料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2.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材料,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材料三  1979年,XX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1)图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第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是哪一历史事件?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5)结合材料三,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见下图)……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艰难起步)

材料二: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荼碗荼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为改变这一形势而进行的努力。(伟大转折)

材料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做出一系列决策,取得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创性成果,这次会议成为党在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体制改革)

材料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现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什么?

2.选择题(共25题)

4.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海南岛属于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特别行政区
5.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6.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北伐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7.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8.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这标志着
A.西藏和平解放B.祖国大陆彻底统一
C.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土地改革正式开始
9.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10.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11.
土地改革的意义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如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B.“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D.“铁人”——邱少云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6.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D.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17.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现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8.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C.推动了农村的改革D.明确特区姓“社”不姓“资”
19.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0.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词,由“革命风暴席卷全球,牛鬼蛇神一片惊慌”改为“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这一变化体现(  )
A.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 由“马克思主义”转向“***思想”
C. 由“两个凡是”方针转向“实事求是” D. 由重工业发展为主转向轻工业发展为主
21.
分析数据有助于认识历史。下图反映出1978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④1992年“南方谈话”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2.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是:
A.广东、福建B.安徽、四川C.安徽、江苏D.四川、浙江
23.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24.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25.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共有一段话七行字,表明大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会因为也没有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意味着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和平民主,平等协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台湾同胞自主选择社会制度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
26.
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7.
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B.祖国统一C.申奥成功D.外交成就
28.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篇七律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B.香港、澳门回归C.中国加入APECD.改革开放30周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