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5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5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图一、二与图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图一、二与图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分析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成果?
(4)结合上述内容,请你就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核心作用写出主题词。
材料一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分析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成果?
(4)结合上述内容,请你就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核心作用写出主题词。
2.单选题- (共15题)
4.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七七事变遗址 |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5.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
B.维新思潮 |
C.马克思主义 |
D.新文化运动 |
6.
前期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
B.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C.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
D.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8.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思想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思想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 |
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
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 |
11.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体现这一观点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预备立宪 |
D.辛亥革命 |
12.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开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13.
(2008年海南历史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国民革命思想 |
14.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
B.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
C.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
D.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
15.
新中国成立后,***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下列对《论十大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一次正确探索 |
B.它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
C.它成为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战略方针 |
D.它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
16.
2010年国庆过后,***、温家宝等六大政治局常委密集考察民生,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民生为大”、“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和风范。100年前,孙中山先生也非常重视民生,他所倡导的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 |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17.
中共十三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①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帝国主义压迫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