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同步君》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61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评论材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5题)

2.
从内容上看,下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做出正确认识
②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B.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4.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一歌谣反映了太平天国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B.北伐
C.东征,破江北大营
D.西征
5.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6.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 )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立的政权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选择题(共1题)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从2006年国家首次提出“全民阅读”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历时十年,全民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而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无疑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两个重要抓手。

    以纸质图书和实体书店为特征的传统阅读优势在于阅读的质感,它是文化的象征,具有深远的文化历史传统,更像是一种“情感体验”。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浪潮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知识储量大,信息更新快,阅读成本低廉,互动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数字阅读,为提升全民阅读数量和质量创造了强有力的技术条件,甚至有人认为:网络时代,数字阅读会慢慢取代传统阅读。对此,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对数字阅读能否取代传统阅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