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0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的“三改”具体是如何改变的?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所指的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方面的丰富经验?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3)“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4.
如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B.⑤④②①③C.④①⑤②③D.⑤④③②①
5.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6.
***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中国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  )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很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诗中所纪念的那一群年轻人是(  )
A.工农红军B.八路军、新四军C.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8.
1949年的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
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C.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9.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集会于北平,共商成立新中国问题的大政方针。这里的“集会”指的是
A.中共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遵义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
对于新中国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B.标志着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C.中国从此消灭了一切剥削阶级。
D.中国历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
11.
穿越历史时空,来到1953年的我国的一个农村。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很大提高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地主阶级被消灭D.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2.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
A.④①②③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13.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③C.③④D.②③④
14.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推动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是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
15.
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下图《摘棉花》是建国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些浮夸宣传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下列不是“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A.中共八大的指引
B.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C.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7.
某同学去西藏旅游,在拉萨金珠路一座纪念碑上看到这样的碑文:“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洲赞叹。”以下成就与碑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③大庆油田建成
④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4日在北京开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20.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C.消灭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21.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22.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②西藏是1965年解放的
③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老师和小华、小红、小明三位同学共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探究一】酸和碱反应的探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