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区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60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综合题(共5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改正:  
(2)伏尔泰等著名思想家倡导的启蒙运动吹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号角。
改正:  
(3)俄国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独立宣言》
改正:  
2.
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同一时期,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外国势力不断渗透,国内矛盾尖锐。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生产增长指数表
国家 年份
1938年
1949年
1955年
英国
100
113
134
美国
100
174
219
联邦德国
100
100
178
 
(1)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改革对两国的积极影响有什么共同之处?
(2)A伟人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克服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B伟人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该对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你觉得二战后美国经济地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4)以上成功改革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有益启示?
4.
正确运用历史示意图,能够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把握学习的重点,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率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一集团?他们以哪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
(2)图二与图三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两大阵营?
(3)图四是二战后形成的对峙局面,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称作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共同主题。
5.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问:这场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一个国家?该国以“新政”来救治经济危机,请问“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不同点是什么?如何正确评价“新政”?

2.选择题(共18题)

6.
历史学习中,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无因果关系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B.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C.启蒙运动美国内战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7.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
下图反映的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危机D.军事政变
9.

辨字组词。

旬{#blank#}1{#/blank#}   募{#blank#}2{#/blank#}   筹{#blank#}3{#/blank#}   颠{#blank#}4{#/blank#}   簇{#blank#}5{#/blank#}

名{#blank#}6{#/blank#}   幕{#blank#}7{#/blank#}   寿{#blank#}8{#/blank#}   慎{#blank#}9{#/blank#}   族{#blank#}10{#/blank#}

10.
希特勒和罗斯福上台的共同背景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D.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
11.

如图2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

如图2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3.

如图2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4.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列没有被波及的国家是 ( )
A.日本B.苏联C.美国D.德国
15.下图是西亚北非地区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布的照片(左图为实景图,右图为卫星遥感像片)。读图回答问题。

试判断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16.下图是西亚北非地区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布的照片(左图为实景图,右图为卫星遥感像片)。读图回答问题。

试判断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17.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个别国家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并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种类型的国家,除了德国外,还有( )
A.日本B.意大利
C.美国D.英国
18.

如图平行四边变形 ABCD中,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F,则BF∶FD等于(     )

19.

如图平行四边变形 ABCD中,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F,则BF∶FD等于(     )

20.

如图平行四边变形 ABCD中,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F,则BF∶FD等于(     )

21.

如图平行四边变形 ABCD中,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F,则BF∶FD等于(     )

22.
假如你是一位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采访的摄影记者,你可能拍摄到的场面有
①纳粹党烧毁德国国会大厦
②纳粹党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③法西斯分子对犹太人发动袭击
④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