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60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表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白银兑换制钱数
年份
1840
1841
1842
184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银一两兑钱数
1643.8
1546.5
1572.2
1656.2
1724.1
2024.7
2208.4
2167.8
2299.8
2355
2230.3
指数:821/100
129.8
122.1
124.1
130.8
136.1
159.9
174.4
171.1
181.5
185.9
176.1
 
请完成:
(1)从材料一中19世纪初期中英正当贸易的数据变化中,你得出什么结论?(4分)
(2)从材料二中,你得出什么结论?结合材料一,分析主要原因。(4分)
(3)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三中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剧增的主要原因。(2分)
(4)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中1845~1850年的两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侯寇浙东,命都督杨文、刘德、商篙吴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l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阮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别寇转为商,市禁别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图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这种政策产生的后果.
(3)你如何评价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

2.选择题(共8题)

3.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blank#}1{#/blank#}.

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blank#}2{#/blank#}.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blank#}3{#/blank#}.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blank#}4{#/blank#}.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blank#}5{#/blank#},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蒸发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的同时应{#blank#}6{#/blank#},以防液滴飞溅.


4.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blank#}1{#/blank#}.

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blank#}2{#/blank#}.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blank#}3{#/blank#}.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blank#}4{#/blank#}.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blank#}5{#/blank#},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蒸发食盐水,用酒精灯加热的同时应{#blank#}6{#/blank#},以防液滴飞溅.


5.

现有下列仪器:

可用作加热工具的是(填仪器名称){#blank#}1{#/blank#}.

6.

现有下列仪器:

可用作加热工具的是(填仪器名称){#blank#}1{#/blank#}.

7.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8.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9.每个公民都应该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
10.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单选题(共6题)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了中国历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它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仍处于旧式的斗争状态
12.
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4.
“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
①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 
②闭关政策的松弛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④商贸城市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
15.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过抵制作用的是()
①闭关政策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洋务运动 ④太平天国运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共同影响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
D.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