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初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9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2/22

1.选择题(共13题)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陈独秀B.鲁迅
C.李大钊D.胡适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在当时的任务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组织学生示威游行
C.领导工人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的武装
3.
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称号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C.黄埔军校学生军
D.叶挺独立团
4.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A.人民的政府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C.农民的政权
D.工人阶级政权
5.
促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成立
D.五四运动
6.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7.

甲、乙两物块由绕过两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一轻弹簧一端与乙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开始时,甲、乙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且甲、乙处于同一高度,现用手托着甲缓慢地上移,直到绳的张力刚好为零,此时突然放手,使甲下落,当甲和乙再次到达等高的位置时,甲的速度为v,甲到达最低点时下落的高度为h,已知甲的质量为2m,乙的质量为m,不计两物块的大小,且物块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地面和滑轮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

甲、乙两物块由绕过两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一轻弹簧一端与乙连接,另一端与地面连接,开始时,甲、乙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且甲、乙处于同一高度,现用手托着甲缓慢地上移,直到绳的张力刚好为零,此时突然放手,使甲下落,当甲和乙再次到达等高的位置时,甲的速度为v,甲到达最低点时下落的高度为h,已知甲的质量为2m,乙的质量为m,不计两物块的大小,且物块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地面和滑轮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
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遵义会议
D.参加重庆谈判
10.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m/s2.求:

11.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kg,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m/s2.求: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抗日救亡D.抨击时弊
13.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双十协定》的签订
C.七大的胜利召开
D.长征的胜利结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