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2分)
材料二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自南宋《梦梁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具有的主要变化。(2分)
材料三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鼎《李长卿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知识,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3分)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4)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观点。(1分)材料表明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选择题- (共6题)
从方框中选出下列各旬的最佳应答语
A.I fell off the bike. B.No,there weren't. C.I went there by car. D.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E.Yes,I did. |
从方框中选出下列各旬的最佳应答语
A.I fell off the bike. B.No,there weren't. C.I went there by car. D.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E.Yes,I did. |
从方框中选出下列各旬的最佳应答语
A.I fell off the bike. B.No,there weren't. C.I went there by car. D.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E.Yes,I did. |
选出恰当的应答语。
A.There was no computer room.
B.I looked it up on the Internet.
C.I went to Mountain Tai.
D.He tripped and fell in the race.
E.I went there by plane.
( 1 ){#blank#}1{#/blank#}( 2 ){#blank#}2{#/blank#}( 3 ){#blank#}3{#/blank#}
( 4 ){#blank#}4{#/blank#}( 5 ){#blank#}5{#/blank#}
3.单选题- (共7题)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
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
A. 《和平法令》 B. 《四月提纲》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工场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A.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 B.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 D.促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

A.土纱遭到了机制纱的排挤 | B.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
C.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D.19世纪土纱占主导地位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