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4单元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练习题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试卷号:40577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市场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有不同的叙述。《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枉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所述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请从市场的角度评价材料二中两大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两次与世界市场接轨有何不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明太祖实录》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
——《清世祖实录》
材料二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生丝
1840年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4年
14122
62896
1871年
1022159
126000
 
——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们不主动对接,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的战略举措。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推进中国的新一轮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
(3)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2.选择题(共4题)

3.如图所示是某企业打算开发的一款手机多功能魔方。它可以随时充电、连接电脑传输数据;还具有手机支架和手电筒等功能。在开发这一装置时,以下不属于限制条件的是(   )

4.如图所示是某企业打算开发的一款手机多功能魔方。它可以随时充电、连接电脑传输数据;还具有手机支架和手电筒等功能。在开发这一装置时,以下不属于限制条件的是(   )

5.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6.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⑤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单选题(共1题)

7.
《剑桥中华人民焚罩i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举是教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D.推进全球化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