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5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5747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明天,澳门将以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隆重庆祝她的10周岁生日。虽然澳门拥有比10年久远得多的历史,但是这一个特定的10年是如此让人惊叹。带着脱胎换骨的清新,澳门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大步穿越历史之门,自信地走向下一个10年。
材料二  10年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2007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是如何产生的?“10年前的今天”是怎样解决香港问题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3)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所谈表现出的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2.单选题(共15题)

2.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2013年3月3日,某村采取不设候选人、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成功选举产生村委会1名主任、1名副主任。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4.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2008年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B.“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6.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题文)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他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众的主流
B.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8.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网上交流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9.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改善新中国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④
10.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11.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12.
《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2003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

A. 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 B. 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C. 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   D. 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
14.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巴黎公社失败时
B.世贸组织成立时
C.欧元问世时
D.两极格局瓦解时
15.
2010年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此后,由于担心朝鲜再度发起挑衅行为,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此举遭到不少韩国民众的抗议。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C.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6.
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是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的影响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D.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3.选择题(共10题)

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同时“引江济汉”工程师中线工程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肺循环的起点是(    )

19.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肺循环的起点是(    )

20.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肺循环的起点是(    )

21.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    )
2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与乙物体的功率P相比较(   )

23.下列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24.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
2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