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使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灾难考验和战火洗礼,浴火重生,中华民族开始站在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第一篇章 民族怒吼】

电视剧《亮剑》中国民党抗战将领楚云飞和八路军抗战英雄李云龙电视剧《二炮手》中英勇杀敌的张三
(1)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并说出其各自的意义。
【第二篇章 东方欲晓】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2)上面材料内容与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第三篇章 凯旋之歌】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3)当时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落后的中国能够打败强大的日本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一篇章 民族怒吼】

电视剧《亮剑》中国民党抗战将领楚云飞和八路军抗战英雄李云龙电视剧《二炮手》中英勇杀敌的张三
(1)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并说出其各自的意义。
【第二篇章 东方欲晓】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2)上面材料内容与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第三篇章 凯旋之歌】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3)当时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落后的中国能够打败强大的日本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说史实】
材料一 人民解放军入城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
【表解作用】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2)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写出淮海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至少三位)这次战役有何意义?
(3)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学史明智】
(4)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分析,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图说史实】
材料一 人民解放军入城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哪座城市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
【表解作用】
材料二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 543万人 |
担架 | 30.5万副 |
大小车 | 88万辆 |
牲畜 | 76.7万头 |
船只 | 8 500只 |
筹粮 | 9.6亿斤 |
挑子 | 20.6万副 |
(2)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写出淮海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至少三位)这次战役有何意义?
(3)结合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学史明智】
(4)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分析,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2.选择题- (共16题)
4.
“人民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人民解放军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材料描述的是什么战役( )
A.平津战役 | B.渡江战役 |
C.淮海战役 | D.辽沈战役 |
5.
某次战役结束后十二天,新华社发表***的评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挺进大别山 |
6.
根据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学校名称 | 办学地点 |
1912年 | 北京大学 | 北平 |
1937年 |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 长沙 |
1938年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昆明 |
1946年 | 北京大学 | 北平 |
A.外来侵略 | B.政权更迭 | C.国共合作 | D.军阀割据 |
8.
仔细分析下表,指出是哪个战役的战况( )
战役时间 | 战斗次数 | 毙伤俘日伪军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3个半月 | 1 800多次 | 4万多人 | 2 000多 千米 | 近3 000个 |
A.台儿庄战役 | B.百团大战 |
C.汀泗桥战役 | D.平型关大捷 |
10.
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十二大 |
11.
1945年2月,***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 | B.重庆 | C.西安 | D.北平 |
12.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13.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号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方面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于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台儿庄战役 |
14.
(河北中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 |
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
15.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
16.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