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6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5/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分)2015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4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49周年的纪念。为此,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活动,予以庆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凤凰网
(1)材料一中广州和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海外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8分)
材料二: 下面是新华网近期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
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2)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8分)
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
(3)据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4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漫画: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声称的“自由国家”“外来压力”各指什么?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3.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原料
4.
下图是太平天国前后两个时期颁布的纲领,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
A.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B.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C.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5.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7.
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9.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10.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11.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
A.制定背景不同B.性质不同
C.具体内容不同D.颁布机构不同
12.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网上交流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13.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示意图,图中显示出中国与外国建交的三次高峰。下列对90年代出现的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分析错误的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C.中国积极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境
D.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14.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15.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C.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6.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发现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第三世界崛起
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