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56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
(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
(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一一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 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一一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剐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CCtv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机制的主要变化。
(2)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2.单选题(共9题)

3.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在中国开设工厂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
4.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5.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
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6.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了“商业革命”, 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①欧洲与亚、非、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
②美洲所产的玉米、烟草落户欧亚大陆
③原产美洲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
④东西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
7.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8.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有( )
①可乘火车、轮船旅行
②电报、电话已成为通讯工具
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④大气、河流污染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
C.德国D.美国
10.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据此表明,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1.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选择题(共2题)

12.如图,在△ABC中,∠C=60°,∠B=50°,DBC上一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则∠EDF的度数为(  )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木板上滑行。已知所有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blank#}1{#/blank#},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