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绍兴市七校九年级上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5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27

1.简答题(共2题)

1.
【探索之路】(11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革命所指的是哪场革命?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4分)
2.
【回顾危机】(9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此举让美国人民获得了新生!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挽救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对“此举让美国人民获得了新生”这句话的理解。(4分)

2.综合题(共3题)

3.
【中国梦】(16分)
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任务一 填表忆史
(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4分)
提示语
历史事件
开天辟地
 
军旗升起的地方
 
星星之火
 
生死攸关
 
 
任务二 读文析史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希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开创的?(6分)
任务三  感悟历史
(4)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和体会?(至少两点,4分)
4.
【长风破浪】(13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期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迎来了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
——摘自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3分)
(2)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便声震全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北伐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
(3)中国共产党在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经历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次失败的痛苦考验分别是什么?共产党是如何应对一九三四年的失败的?(3分)
(4)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迎来了近代史上最终的胜利,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土地革命”方针的确立是在哪次会议上?中国近代史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3分)
5.
【世纪帷幕】(11分)
20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
材料一:

材料二: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而“狐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崇尚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会场充满着争吵和争夺。这场尔虞我诈的争吵最终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而换来暂时的“和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一的地图上,用字母A、B标出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分别核心。(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百年前的灾难”的?这次灾难的转折点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个“和平”是暂时的。(4分)
(4)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坟墓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有关反战的宣传语。(2分)

3.选择题(共26题)

6.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7.
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
A.B.C.D.
9.某同学在做“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

    ②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

    ③盖上盖玻片;

    ④将洋葱表皮放入水滴中;

    ⑤用碘酒染色。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lank#}1{#/blank#}

10.
“我们现在认定的,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 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从图片可见, “赛先生”指的是( )
A.民主B.科学
C.平等D.马克思主义
11.
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拒绝合约签字”
12.“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
1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blank#}1{#/blank#}(选填“正”或“负”)电,是因为在与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blank#}2{#/blank#}(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如果将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blank#}3{#/blank#}(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14.
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表述正确的有( )
①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②陈独秀参加会议并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③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④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④D.①③
15.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16.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南昌起义爆发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17.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如图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18.
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内容。若输入“周恩来”“第一枪”两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9.
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21.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22.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遵义会议
23.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
24.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5.
下列有关一战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④有人看到了坦克、潜艇、航母作战    
⑤塞尔维亚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26.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  
27.
根据图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 是指(  )
A.德国、奥匈帝国B.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D.英国、俄国
28.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29.
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从中可以看出( )

①社会购买力下降,人们无力购买产品
②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生产相对过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0.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31.
1932年春,美国总统胡佛对著名歌唱家鲁迪瓦力说:“如果你能唱出一支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歌,我便送你一枚勋章。”医治“使人们忘记经济萧条”的“良方”是( )
A.新经济政策B.反危机措施C.罗斯福新政D.马歇尔计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