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八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3月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5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5

1.综合题(共4题)

1.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中国伟大的篇章”为主题创办一份校报,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帮助完成。
【领袖风采篇】

【土地调整篇】

请回答:
(1)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中让我们“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只填序号)
(2)“土地调整篇”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党实行的什么农业政策?
(3)综合上述内容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
(4)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6)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它侵略朝鲜,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
材料二***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1)材料一中周恩来说“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的证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高级将领”是谁?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古到今,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
龚忠武:《中国向农村的贫穷开战》
(1)革命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请以你了解的历史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在建设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请举正反两面例子印证此结论的正确性。
(3)这个论断在今天的中国是否还适用?如果你认为适用,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如果你认为不适用,请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21题)

5.
下列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南昌起义
⑤抗美援朝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①②③⑤
6.
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D.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7.
对联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
A.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8.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我国的代国歌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松花江上》
C.《毕业歌》
D.《游击队之歌》
10.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④重返联合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
(题文)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废除土地私有制
C.解放了生产力D.促进农村的发展
12.
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3.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14.
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彭德怀
B.叶挺
C.黄继光
D.邱少云
1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A.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B.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C.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16.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如图)。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7.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也说“提笔忘字”现象

    ①据有关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不善于用笔书写汉字了,即使写文章,很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②现在手写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少,虽然偶尔也人出现写个便条,填个表格之类的情况,一旦“提笔忘字”,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是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报活灵活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了。

    ③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的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是必然结果。驭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具体表现,也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④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重要特征,也是台湾地区力主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⑤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呼吁或一纸政令是不够的,必须要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要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

18.
下列两幅图片所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土地改革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0.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铁人”王进喜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两弹元勋”钱学森
21.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  )
22.
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A.1951年——张援朝B.1953年——杨跃进
C.1967年——王文革D.1980年——刘开放
23.
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
②“一大二公”
③“造反有理”
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4.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25.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