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安阳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5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9

1.综合题(共3题)

1.
人类的进步不仅表现为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外历史上,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前进。请举出中外近代思想家各一位并写出其观点或主张?
(2)从你写出的思想家中选择一位说明他的主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科技的进步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促使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名称
开始时间
交通工具
能源
时代特征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煤炭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气时代
(2)科技革命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了世界。给世界带去了繁荣与贫穷,欢笑和痛苦。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在屈辱和挣扎之后,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你认为中国应该做些什么?
3.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选择题(共13题)

4.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列宁高票位居第一。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君主专制寿终正寝B.民主科学方兴未艾
C.十月革命影响深远D.北伐战争势如破竹
5.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依据上述观点,下列哪项因果搭配是正确的(  )
A.启蒙思想——《人权宣言》的发表B.文艺复兴——拉美独立运动
C.马克思主义——英国宪章运动D.生物进化论——洋务运动
6.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原因的最佳理解是(  )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7.
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通过革命处死国王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D.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8.
世界近代史上,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所承担的共同的历史使命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C.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9.
由于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在下列国家中,采取了与日本类似的方式的是( )
A.英国B.俄国
C.法国D.美国
10.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创办近代企业  ②引进西方技术  ③ 提倡文明开化 ④大力发展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
1913年,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分别是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分别为1、4、5、2。下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工业产品数量位次
3
2
1
4
殖民地面积位次
1
4
5
2
 
A.英国成为殖民大帝国
B.美国成为经济大国
C.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疯狂扩军备战,一战一触即发
12.
下列能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
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罗斯福主要改变了美国(   )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二战后对苏联的战略
C.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政策D.工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1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15.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

16.
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B.法国光复C.意大利投降D.攻克柏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