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民主探索篇】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依法治国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上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4)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
【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民主探索篇】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依法治国篇】
材料三 如下图

(3)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上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
(4)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 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 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 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 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经济 | 私有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材料三 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有哪两种不同的观点?
(2)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运动。
(5)简要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材料三 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有哪两种不同的观点?
(2)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运动。
(5)简要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2.选择题- (共9题)
5.
三十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我国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
D.设立浦东开发区 |
6.
据资料显示,在“三五”时期,我国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9.3%,“四五”期间为7.3%,到1976年下降为1.4%(1976年比1975年增长1.4%),出现这一情况的内部原因是 ( )
A.苏联停止对华援助 |
B.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
D.自然灾害的严重 |
8.
“世界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准入的红利”“世界分享了中国降低壁垒的红利”,以上是一篇文章的三部分的标题。由此判断,这篇文章的总标题最可能是 ( )
A.“开埠”170年,上海走向世界 |
B.“入联”40年,中国在长大 |
C.“改革开放”30年,世界跟着变 |
D.“入世”10年,世界得到了什么 |
10.
下图为邓小平同中共“十四大”会议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在一起。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的是 ( )


A.高度评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