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4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二 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图
请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其主要内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3)结合图二及历史知识,以凤阳的变化为例说明该经济体制的重大作用。

2.单选题(共12题)

2.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白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白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4.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③宋太宗“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④明清“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
7.
“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主阶级,这是因为
A.固定地租贬值
B.封建主奢侈享乐
C.专制王权的腐败
D.劳动者日益贫困
8.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
A.英国与荷兰
B.英国与西班牙
C.葡萄牙与西班牙
D.英国与法国
9.
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下图,出现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B.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D.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10.
让我们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归类。以下人物活动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可归于同类型的是
A.孙中山
B.李大钊
C.康有为
D.张謇
11.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安徽、贵州
C.四川、云南
D.四川、湖南
13.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C.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3.选择题(共3题)

14.

下列常用的元件中,电路图中表示电流表的是()

15.

下列常用的元件中,电路图中表示电流表的是()

16.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