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宁夏区银川市育才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53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确立了盐铁专卖制度,齐国实行“官山海”,农闲时由农民制盐,官府包收储存,待盐价上涨至十倍时,再到不产盐地区销售。商鞅变法时期,在煮盐业发达地区,设置专门的官员和机构,负责盐业生产和销售。“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西汉初期,“驰山泽之禁,不与民争利”,出现了大量靠经商盐铁致富的商人。汉武帝中期,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以向富豪借贷,“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汉武帝实施盐铁专卖,采用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办法。唐肃宗时期,创立就场征税的专卖制度,在产盐地设置盐官,负责收买盐户所煮之盐,再由商人转运到各地销售。除产盐地外,不再设置盐官。
宋代的盐课有两种形式,一是禁榷法,二是通商法。禁榷法是国家控制盐的产销,实行全部专卖;通商法是国家将盐售与商人,寓税于盐,然后由商人在指定地区经销,实行局部专卖。清代盐课制度,主要有官督商办、官督商销、官运商销、商运商销、民运民销等七种形式,主要形式为官督商销,系由官府特许的盐商向官府领取引票,按引购盐,在指定地区贩卖,即引岸制。
——摘编自王芙蓉《略论中国古代盐铁官营制度变化及启示》
(1)据材料,概括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的特点。(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盐铁专卖制度的影响。(8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3.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2.单选题(共14题)

4.
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5.
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
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6.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疗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7.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报纸和广播B.铁路与飞机C.电视和电影D.网络与漫画
8.
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   )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9.
明朝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C.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10.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11.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   )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④全盘否定了儒家文化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2.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3.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华罗庚C.李四光D.袁隆平
14.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
C.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
D.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15.
下列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是(   )
A.《人间喜剧》B.《巴黎圣母院》C.《老人与海》D.《自由引导人民》
16.
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中表达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蓝色的多瑙河》
C.《卡门》
D.《时代在改变》
17.
“完全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
A.达·芬奇
B.莫奈
C.梵高
D.毕加索

3.选择题(共2题)

18.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
19.已知两个力F1、F2的方向互相垂直,且它们的合力F大小为10N,与力F1的夹角是60°,求力F1、F2的大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