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分)【拨云现日 除旧革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写出材料一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和2132年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4分)
(2)分析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二中找出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4分)
(3)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4分)
(4)有人认为剪辫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后社会秩序还很乱,革命没成功。列举史实说明,你对此的理解。(8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写出材料一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和2132年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4分)
(2)分析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二中找出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4分)
(3)试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4分)
(4)有人认为剪辫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革命后社会秩序还很乱,革命没成功。列举史实说明,你对此的理解。(8分)
2.
(13分)【悄然转变 新旧交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
材料三: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6分)
(2)有人说,材料三中的现象在当时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对此观点你如何理解。(7分)
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
材料三: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6分)
(2)有人说,材料三中的现象在当时中国农村非常普遍,对此观点你如何理解。(7分)
3.
(17分)【聚焦危机 改革创新】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思考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的图1、图2,尝试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特点。(2分)
(3)为迅速克服危机,美国宣布推行新政,请回答出这次新政的名称,并说出这次新政“新”在何处?(3分)
(4)面对危机,新政是如何应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4分)
(5)上一小题中,美国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
材料:

(1)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思考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的图1、图2,尝试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特点。(2分)
(3)为迅速克服危机,美国宣布推行新政,请回答出这次新政的名称,并说出这次新政“新”在何处?(3分)
(4)面对危机,新政是如何应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4分)
(5)上一小题中,美国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
2.选择题- (共22题)
6.下列同学的做法能够体现思维的批判性的有( )
①在老师讲解题目出现错误的时候,小明也不会告诉老师
②小宇总是否定别人的观点,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③小欣通过查阅资料证实了教材上的一个错误
④在不同意他人观点的时候,小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
9.随着3D设计等技术预期成熟,越来越多热衷于将创意变为现实的青少年都可踏上“创客”之路。目前已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加盟3D One“创客”空间,合作致力于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考、动手能力。
10.
20世纪初,为挽救中国的民族危难,无数仁人志士用铁和血的方式苦苦探索这,在辛亥革命前后,作为名人辈出的绍兴也有三位英雄先后献身革命,被后人誉为“绍兴辛亥革命三杰”,此三人是( )
A.鲁迅、秋瑾、徐锡麟 | B.秋瑾、徐锡麟、陶成章 |
C.徐锡麟、陶成章、鲁迅 | D.陶成章、鲁迅、秋瑾 |
13.
20世纪初,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未成功。导致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
A.守旧派的势力依旧强大 | B.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 |
C.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 D.列强不允许清政府进行改革 |
14.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2.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去长江边某名山春游。当爬到半山腰的望江亭是,同学们发现亭子旁边有一块大石头,站在石头上不仅能拍上亭子的全景,还能拍摄到亭子后面浩瀚长江水天一色的美景。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往石头上站。李明和王华你挣我抢,谁也不肯相让,终于拔拳相斗。李明把王华的鼻子打出血,造成不好的影响。
23.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去长江边某名山春游。当爬到半山腰的望江亭是,同学们发现亭子旁边有一块大石头,站在石头上不仅能拍上亭子的全景,还能拍摄到亭子后面浩瀚长江水天一色的美景。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往石头上站。李明和王华你挣我抢,谁也不肯相让,终于拔拳相斗。李明把王华的鼻子打出血,造成不好的影响。
24.青春充满希望,青春充满渴望。下列行为中体现着青少年充满渴望的有( )
①小琪知道自己的缺点,但是不愿意改正
②小宇渴望拥有健康的体魄
③小晖每周坚持写作,希望文章能够发表
④小楠希望拥有充实、快乐的中学生活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