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仙游一中高中历史必修二校本作业:第6课 近代前夜的展与迟滞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35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8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既然如此,那么,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便成了评价的标准。凡促进生产力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加以否定;凡推动社会交往发展者应肯定之,反之则应否定。将社会交往的发展作为历史评价的一个具体标准,有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很多历史现象。

——摘编自《20世纪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运用材料中所述的历史评价标准,选取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论述。(要求:概述内容,简析原因、影响,并运用材料中所述的观点进行评价)

2.单选题(共12题)

2.
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3.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
4.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5.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6.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7.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8.
《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的。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的主要因素是:
A.海商崇尚武力
B.走私带来的暴利的吸引
C.明朝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D.西方殖民者的扶持
9.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培育国内市场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0.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不包括
A.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强化
B.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影响
C.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
D.外国对东南沿海地区的侵扰
11.
南宋学者叶适说。(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叶适的观点是( )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
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
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
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12.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13.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