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如图,阅读下列图片资料解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三次变革:

(1)图片一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到哪一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图片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图片三反映20世纪50年代农村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1)图片一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到哪一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图片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图片三反映20世纪50年代农村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3)据材料分析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3)据材料分析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7题)
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49-1956年处应该填写(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日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6.
欣赏下面“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 B.辛亥革命 | C.商鞅变法 | D.开国大典 |
7.
复旦大学一位教授于2018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举办一期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现场邀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战争时期的嘉宾一起参与。从人生经历上分析,你认为下列候选人中最适合做嘉宾的是
A.55岁的周医生 |
B.65岁的李师长 |
C.75岁的王教授 |
D.85岁的张市长 |
8.
***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
C.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 D.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 |
11.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12.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对此最有利的证明(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镇压反革命运动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镇压反革命运动
13.
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14.
彭德怀曾在一个重要报告中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里的“它”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21.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歌谣称赞的是
A. 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互助组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互助组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4.
假如你回到了1954年,作为一名记者为报社写一篇关于我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社论.以下题目你选择的是( )
A.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B.谁是最可爱的人 |
C.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 |
D.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
29.下列各项体现的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利或思想,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有( )
①2017年5月法国人民投票选举马克龙为法国总统
②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
③1840年4月10日,英国议会就对华战争问题举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30.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__________________,长江大桥武汉架。”联系前后歌谣,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国大典人民乐 | B.抗美援朝得胜利 |
C.喷气飞机翔蓝天 | D.农民翻身土改胜 |
32.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33.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3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36.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为第一时间抢救受灾群众,各路救援大队紧急奔赴玉树,其中川藏公路在玉树地震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川藏公路的建成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38.
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 |
B.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
C.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 |
D.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