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民乐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3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国现在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
——中共三大
资料二:本党应经常不断地对工人及一般劳动民众解释,中国人民要全面战胜帝国主义,只有推翻统治阶级,才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
——1928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
资料三: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瓉。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资料四: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资料一回答,为什么决定“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
(2)资料二所要推翻的“统治阶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推翻它?
(3)结合所学知识,资料三中,共产党是怎样“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
(4)资料四指什么事件?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2.简答题(共1题)

2.
简要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拓外交新局面取得的成就。

3.单选题(共15题)

3.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B.清朝政府的腐败日益暴露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解体
D.军备废弛,纪律败坏
4.
太平天国遇到过去历次农民战争中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指( )
A.封建势力的空前强大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上层集团的严重内讧D.利用宗教发动群众
5.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建立在江南地区,而抗战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地区的转移B.共产国际指示转移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6.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实行( )
A.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B.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C.苏维埃政府土地公有制D.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最终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放弃了反共立场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的全力推动D.民族危机的加剧
8.
全面抗战爆发后,最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9.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
10.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
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B.批林批孔运动
C.四五运动D.粉碎“四人帮”
12.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定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D.推动了中国与苏联建交
14.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洋布物美价廉B.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D.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5.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末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16.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7.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4.选择题(共14题)

18.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
19.

0.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  )

20.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21.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请回答: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请回答: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请回答:

25.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楷书:欧体、颜体、柳体、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中国绘画的一大高峰

宋元

杂剧兴盛,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行书:苏轼、赵孟

宫廷画院活跃,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6.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楷书:欧体、颜体、柳体、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中国绘画的一大高峰

宋元

杂剧兴盛,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行书:苏轼、赵孟

宫廷画院活跃,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7.观察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魏晋南北朝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楷书:欧体、颜体、柳体、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中国绘画的一大高峰

宋元

杂剧兴盛,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行书:苏轼、赵孟

宫廷画院活跃,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8.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原数(  )
2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原数(  )
30.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一位,结果原数(  )
31.如图,冬冬要把自己做的圆柱形笔筒的 13 高度以下涂上褐色(底面不涂),涂褐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