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518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4

1.单选题(共6题)

1.
20世纪30年代,有西方人这样说:“很多人不理解上海何以会这样迅速的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因为从环境来看,上海并非理想之地,这里地价贵、房租高、工资昂、水源不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其他地方常动荡不安,上海则不然。”这说明
A.近代上海的工业发展取决于安定的环境
B.社会动荡是近代中国经济滞后的根本原因
C.近代上海因生活成本高并非理想的居住地
D.近代上海的发展受到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
2.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上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3.
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B.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4.
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滨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
A. 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
B. 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
C. 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 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
5.
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当成用于种茶的山地),置耕织为缓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西方对华经济侵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外商操纵市场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C. 洋商收购茶叶引起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 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基本瓦解
6.
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与各级政府和外洋势力有着密切联系。1869年天津英国领事的报告中提到“发展贸易,除了自然的与政治的阻力外,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该报告表明
A.买办制度给外商带来巨大利益B.原有买办制度己不适应外商需要
C.买办逐渐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D.外商与买办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