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目前面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 )(1)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出现,公元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马可·波罗在元朝朝廷里任职,还到各地视察,他曾出使日本,他在《马可·波罗行纪》里记述了日本的情况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世界近代史上,俄国与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扫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出现,公元27年,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马可·波罗在元朝朝廷里任职,还到各地视察,他曾出使日本,他在《马可·波罗行纪》里记述了日本的情况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世界近代史上,俄国与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扫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题- (共1题)
2.
下列现象体现了历史上某些文献的精神,请根据提示将这些文献列出。(4分)
(1)使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2)让美国总统受司法制约——
(3)使美国黑人不再为奴——
(4)号召世界工人联合斗争——
(1)使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2)让美国总统受司法制约——
(3)使美国黑人不再为奴——
(4)号召世界工人联合斗争——
3.综合题- (共2题)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 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 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2分)
(2)造成材料一的事件开始于什么时间? (2分) 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2分) 有人认为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社会的倒退,你认为对吗? (2分)
(3)请举出材料二反映的科技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发明家。其间,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4分)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所揭示的历史事件,请你谈一谈这给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4分)
材料一 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 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 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2分)
(2)造成材料一的事件开始于什么时间? (2分) 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2分) 有人认为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社会的倒退,你认为对吗? (2分)
(3)请举出材料二反映的科技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发明家。其间,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4分)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所揭示的历史事件,请你谈一谈这给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4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6.2%、40.6%、28.4%、16.5%和8.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二 我们要求得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哪一主要特点?(2分)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经济危机?(2分)
(2)请用史实说明德国是如何一步步实施材料二中所述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战略设想的?(4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所说的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2分)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一 1933年与1929年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6.2%、40.6%、28.4%、16.5%和8.4%,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二 我们要求得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哪一主要特点?(2分)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为严重的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经济危机?(2分)
(2)请用史实说明德国是如何一步步实施材料二中所述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战略设想的?(4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所说的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2分)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4.选择题- (共12题)
8.
《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
B.《权利法案》 |
C.《拿破仑法典》 |
D.《人权宣言》 |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 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 D.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 |
13.
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
A.资产阶级的革命条件不成熟 |
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 |
C.封建势力不如资本主义势力强大 |
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斗争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列举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