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51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9

1.综合题(共4题)

1.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对材料三中思想的探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请试举一例。
2.
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任务一 填表忆史
(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

任务二 读文析史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怎样的希望?  
(3)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的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这一新道路的开创过程。
任务三 感悟历史
(4)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
3.
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伟大事件,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材料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阅读材料一,说出红军长征开始、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会师的地方。
(2)阅读材料一中的《七律·长征》,找出诗中提到的地名。(至少3个)
材料二:

(3)材料二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一次重要会议的地址,说说这次会议的名称及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三:80年来,许多国际友人对长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盛赞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英国元帅 蒙哥马利
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美国作家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组织,红军是不可能从敌人的围剿中完成大规模战略转移的。中国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我从长征故事中学会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 如何坚决服从命令。”
——以色列国防军官 武大卫
(4)结合材料三,简析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4.
材料一:九年级小亮同学在学习了历史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绘制如下的示意图:

材料二:战后,签订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
(1)请将材料一中的示意图的①②③补充完整。这个示意图应该是对什么知识的一个概括梳理?
(2)材料二最后达成了怎样的“不愉快的妥协”?为什么说这是“不愉快的妥协”?
(3)材料二“不愉快的妥协”引发了中国的一件什么历史大事?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6.
人们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因为它传播了( )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D.民主科学思想
7.
作为革命的宣传口号,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说明革命党人( )
①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④视各族人民为一个整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查阅古籍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你要查阅孙中山关于对同盟会纲领最准确的阐述,你应该到去借阅(  )
A.B.C.D.
9.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
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进行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开始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12.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3.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八七会议——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④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军团奋勇冲锋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名将是( )
A.蒋介石B.李宗仁C.叶挺D.彭德怀
15.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6.
假如某爱国企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
C.通过互联网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17.
近代风俗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 ( )
A.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B.剪发兴,辫子灭
C.“先生”兴,“大人”灭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8.
关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     ②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③欧洲处于战争的阴影之下 ④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莱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波士顿倾茶事件
20.
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C.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D.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