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507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概况宋朝分别在书法、绘画、文学与戏剧领域取得哪些成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非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请回答:    
(1)历史老师要学生依据上述史料进行历史课题研究。请你帮助他们为课题拟定一个名称。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4)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共22题)

3.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 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 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 封建政府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4.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5.
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司南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
6.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7.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A.《离骚》B.《春秋》C.《论语》D.《诗经》
8.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
9.
汉字的构成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和指事字几种。其中“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字里含有较抽像的意义。例如“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由此推论,下列某字可归入“指事字”类型的是
A.刃
B.山
C.樱
D.明
10.
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
A.王羲之
B.张旭
C.柳公权
D.颜真卿
11.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王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张衡
12.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不包括
A.中国古代科技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领先于西方
B.中国科技成就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
C.中国科技建立直观的观察和形式逻辑演绎基础之上
D.中国科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西周
14.
中国的古代艺术十分发达,下列关于中国的古代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中的楷书出现于秦代
B.文人画的灵魂是意境
C.“画中有诗”是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D.《秦王破阵曲》是唐代的著名乐曲
15.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荀子的书房场景,其中有可能的是
A.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手抄《红楼梦》B.茶几上放有司南
C.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D.墙上挂着《墨梅图》
16.
在学完《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后,同学小吴得到如下结论和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诗经》由孔子编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和汉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C.唐诗和宋词分别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D.《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17.
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18.
下列我国古代医学的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创立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②中国第一部 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③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④奠定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19.
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戏”的影响,而当小说问世后,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明清时期,“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
B.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C.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20.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首次作为标准字体的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1.
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是
A.留下了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B.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
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
D.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
22.
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对中国某一剧种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这一剧种是
A.京剧B.元杂剧C.粤剧D.昆曲
23.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4.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A.学校B.训诂学C.考据学D.文字学

3.选择题(共3题)

25.

读左图 “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北美洲大陆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读左图 “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北美洲大陆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下列语种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