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福建泉州晋江潘径中学初二上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0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3/31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针对巴黎和会,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材料二: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最终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三中图片“敬告同胞,毋忘国耻”,从中你可以得出这场运动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的特征是什么?(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寻找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2分)
2.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安事发生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亊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图1、图2,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哪些重大成就?(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对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国共两党从冲突到合作,这一变化有何感想?(4分)

2.简答题(共2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黄埔军校,
材料二:当前,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一些政府官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这些行为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愤怒。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举行了“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活动。某校为了响应这一活动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请回答:
(1)黄埔军校对当时的国民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言行,谈谈你的看法。(4分)
(3)请同学们为该校举办的这一活动,设计一个合理的标题。(2分)
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3分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要北上抗击侵华日军
C.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D.要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分)
(3)从上图《红军过草地》的事件中,你感受的长征精神是什么?(至少写出2点)(4分)

3.判断题(共3题)

5.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时,打击的目标是日本侵略者。
错误:
理由:
6.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错误:
理由:
7.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下图中国军队臂章番号为国共对峙时期人民军队的称呼。

错误:
理由:  

4.选择题(共18题)

8.
关于下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面
B.开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C.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
D.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9.
下图历史事件发生于: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后
10.
五四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1.
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2.
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这里的“八一”是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南昌起义
D.国民革命军北伐
1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要指得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4.
某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的中国历史”图片展,小红找到一张《北伐战争叶挺独立团》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类于:
A.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B.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C.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15.
五四运动被定为“青年节” ,主要原因是:
A.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革命
C.是一场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6.
.周思来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北京来,最后到北京去。”可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7.
“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孙中山通过以上的材料可以看出黄埔军校办学的特点与以前旧军校最大的不同点是:
A.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B.它的创办得到了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
C.它是一所使用先进武器的近代化军事学校
D.它非常重视学生的军事素质,要将学生培养成神枪手
18.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主要是因为:
A.黄埔学生军英勇善战
B.第四军纪律严明
C.国民革命军是新式军队
D.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19.
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确立***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北上抗日
C.决定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D.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20.
与下图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
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D.以民族利益为重
22.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D.“九一八事变”
23.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写着:“昌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里的“敌人”指的是:
A.日本帝国主义 B.西方列强
C.国民党反动派 D.北洋军阀
24.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5.
《西北文化日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西安出版的一份报纸,如果你是当时该报记者,你认为1936年12月12日最值得报道的是下面哪个消息?
A.中共召开七大
B.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
C.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
D.日本侵略者制造柳条湖事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9